陕西华阴市委组织部“三种模式”培养村官

发布时间:2017-08-06 编辑:1025

  培训“充电”模式。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农村干部“素质工程”,统筹安排,整体部署。一是以党校为阵地,采取专家讲授、优秀农村干部现身说法等形式进行集中培训。二是针对大学生村官年纪轻、有学历、接受能力强的特点,注重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、互联网、党政内网的平台作用,加大党和国家政策、农业技术知识等的学习力度。三是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利用业余时间,参加产业结构调整、实用技术推广等类型专业培训班以及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。大学生村官参加各类培训情况,全部记入个人学习档案,列为年度评优、任期考核、公务员考录的重要依据。

  工作“帮带”模式。推行“X+1”工作帮带机制,由镇(办)党委书记、镇(办)干部、“两委”成员、农村实用人才、优秀农民企业家等与大学生村官结成帮带对子。镇(办)党委书记每半月进行交流谈心一次,了解工作动态,并针对思想偏差进行谈话提醒;镇(办)干部通过业务指导、跟踪帮教的方式,带领大学生村官参与重点、难点工作,帮助提升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服务群众的能力;农村“两委”干部采取个别指导、经验交流的方式,帮助大学生村官积累农村工作经验,提高工作水平;农村实用人才、农民企业家则通过手把手帮带,一对一指导,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台子、引路子。

  岗位“转换”模式。实行大学生村官岗位定期转换机制,进行全方位实践锻炼,每个岗位原则上不少于3个月。一是联系群众岗。每人联系1个贫困户,定期进行走访,掌握村民生活、思想动态,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具体困难,重点提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。二是重点项目岗。以镇(办)为单位进行调配,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城镇拆迁、新民居建设等工作难度大的岗位挂职锻炼,确定1-2个项目实施定向跟踪服务工作,重点提高破难题、抓落实能力。三是信访接待岗。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镇(办)信访助理员、村民纠纷调解员,全程参与基层信访工作,提高应对复杂情况、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。岗位锻炼结束后,由镇(办)党委负责组织党员群众对岗位职责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议,考评结果报组织部审核备案。

陕西华阴市委组织部“三种模式”培养村官相关推荐

栏目推荐
最新推荐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