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官李彬:到城市走了一遭又回到了故乡的怀抱

发布时间:2017-06-24 编辑:莹莹

  李彬说,也许每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都曾有过类似的想法:发奋苦读,就是为了离开脚下那片贫瘠的土地。下面,yjbys小编为您带来李彬的相关事迹,欢迎浏览!

  而我却回来了,到城市里走了一遭又回到了故乡的怀抱。令我羞愧的是,回来不是衣锦还乡,也不是因为太留恋,而是城市的水泥地太坚硬了,扎根太难。激烈的竞争,可怜的工资,高额的消费,吓人的房价,当然还有拥挤的交通,多发的雾霾天气等等。而农村,她宽广的胸怀足以包容一切。离开时,她为我高兴;回来了,她又为我抚慰心灵。她从来没有限制任何一个人离开,也不会阻止任何一个人归来。

  努力不是为了挣脱

  2011年底恰逢大学生村官招考考试,我报了名。意外的是我考上了,我查了些有关村官的政策,看了看当下农村的发展状况,希望能为家乡做一些事情,几经掂量决定去试试。心想年轻人应该多一些经历,就这样走上了村官之路。

  从农村到城市,再从城市到农村,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变化,更是人生道路的变迁,梦想的转折。再次回到农村我才真正了解农村,跟我之前认识的差别很大。此时的农村已不是心目中的故乡,当初虽然有些贫穷落后,但邻里和睦。回来后却要直面存在的矛盾与问题,让我一度迷茫起来。

  可既然选择了就不能退缩,硬着头皮也要干。首先是转变角色,摆好位置,“村官”不是官,去掉“大学生”的光环,摘掉“村官”的头衔,以一颗朴实的心、用一份真诚的情,察民意、解民忧,同群众面对面地坐到一块儿,肩并肩地站在一起,重新认识农村、了解农村。然后是努力学习农村的有关法律﹑法规,学习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等,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,指导自己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。接着就是积极投入到镇村事务中去,参与年度各项重点工作。

  就在村官生涯的第一年里,我所在的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。年底放假回家的路上碰到当年的危房改造户刘大爷,他先上前跟我打招呼,对我嘘寒问暖,还让去他家做客。乡亲们的认同,让我心里十分高兴。

  慢慢的心态平实了,不再说走了,自己也更加努力,但努力不再是为了挣脱,我努力是为了让农村发展得更好,让家乡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。这样,就不会有更多的人逃离农村。

  试点推广青贮玉米

  2012年麦收时节,听一个村干部说黄河滩区小麦大面积减产,很多地块亩产小麦二三百斤。在和村干部聊天中得知减产的小麦都是周麦22,其它品种都比这个收成好。我立即把情况反映到镇农办,农办的同志说种子没问题,是病害导致的,还说今年这种病害面积很大,如果及早防治会把损失降到很低。我把从农办得到的答案跟那位村干部说了之后,他不是很信服,但他说出了另外一个情况——麦子是在抽穗期间开始大量死亡的,这正好印证了农办同志说的病虫害。虽然这次只是做了个事后诸葛亮,可也给我提了个醒,要多关注农业方面的问题。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借助在河南农业大学读函授的机会,多与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沟通,为村里的农业发展尽一份力。

  2014年9月到2015年10月份,经过多方的考察和筹备,我和几个农业大学的朋友做了一个专业青贮玉米项目。目前我县奶牛存栏三万多头,每年对青贮饲料的需求量巨大,而我县还没有专业青贮玉米的种植。看到这个市场空缺之后我们多方咨询专家,对种植青贮玉米做出可行性论证,然后到种子公司考察,选取适宜我们当地的良种。接着到奶牛场附近的村子做宣传,让群众了解青贮玉米,并寻找愿意试种的农户。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先后在官渡、大孟等5个乡镇设立多个试点,后来又经朋友介绍在兰考设立一个试点,共推广600多亩。到了收获季节玉米价格走低,更加凸显出种植青贮玉米的优越性,试种的群众都取得不错的收益。大力发展青贮玉米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,还能促进我县奶牛产业发展,同时减少焚烧秸秆以及占道晒粮现象,实现了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双丰收。

村官李彬:到城市走了一遭又回到了故乡的怀抱相关推荐

栏目推荐
最新推荐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