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大学生村官原玫芳:箭眼山村的好闺女

发布时间:2017-09-19 编辑:1025

  箭眼山,陵川县夺火乡一个最偏远的小山村。这里地处晋豫交界,山大沟深,地广人稀,9个自然村100多口人散居于太行山脉,最小的山庄只有两口人。穷乡僻壤的先天遗存似乎阻滞了现代文明的融入,使这个炊烟袅袅、幽雅恬静的世外桃源闭锁深闺,自然生息、鲜为人知。

  2011年10月,29岁的大学生村官原玫芳被乡党委选调箭眼山村。年轻的女村官在村里一露头便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话题,来农村赚资历、呆不长、留不住等议论纷纷。

  面对村民质疑的眼光,原玫芳决心以实际行动做出响亮回答。她是夺火乡本地人,从小生长在农村,2002年从山西大学毕业后,于2004年被招录为全市“小康人才”,2007年转岗大学生村官,返回家乡扎根创业始终是她自己的慎重选择。

  就这样,原玫芳骑上摩托车开始了自己的履职征程。山路蜿蜒,寒秋萧瑟,一个月时间里,她走村串户,遍访村情,体恤民情,把鳏寡孤独牢记于心,把群众意愿详记于册,热心帮助村民解决低保审核、养老保险、农资拉运等各种生产生活问题……这个朴素干练的“女汉子”终于以亲和、务实、为民的赤诚感动了群众,赢得了民心。

  2011年11月13日,第九届支村两委换届,原玫芳以全票当选为箭眼山村党支部书记,与老支书张秋喜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接。

  选举年纪轻轻的小原担纲大任,是老支书张秋喜与党员们在一起合计力荐的结果。在他看来,玫芳有知识有能力,还有个热心肠,来到村里后,老百姓再小的事她都能认真办好,群众反响好,让她当支书,老百姓有盼头。

  走马上任的“小原书记”决心以自己的良心做事,不辜负党员群众的信任与期盼。

  做群众致富“主心骨”

  “良心”是党员在艰苦环境中锤炼党性的坚实铁砧,而作为村支书,是否能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,则是量测其履职能力的一把重要标尺,外表柔弱、内心倔强的原玫芳深知这个道理。她认为,说一千道一万得有办法让老百姓增收致富,如果做不到这一点,群众就不会团结在支村两委周围,农村工作就会越来越艰难。而发展农村经济就要结合村情发挥优势,不能端着金饭碗要饭吃。

  方圆15平方公里、满目苍翠的箭眼山村有林地1.9万亩,占全村面积的84%,人均占有林地达到200亩。连翘等野生药材遍地生长,适合菌类繁育的栎木资源占林木资源的95%。这一串串数字早已在玫芳的心里飞扬成律动的音符,幻化成一个个兴村规划和富民产业。在她的带领下,村里相继成立了2个专业合作社,以基地集中种养和农户分散种养两种形式,搞起了食用菌和养蜂产业。“跟着党支部,不用愁致富”,沉寂的山村从此喧腾起来,由此带动起一班人,影响到一批人,富裕了一村人。

  如今,村民司同顺说起家庭收入来就喜形于色,他是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,养木耳、种核桃、刨药材、采蜂蜜,一年到头增产增收乐此不疲,“全家一年收入六七万不成问题,除了日常开支,一年实落三万块。生活水平,呵呵,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,一年更比一年好”。

  在支村两委和致富能人的带动下,老支书张秋喜养起了山地木耳,党员路文通搞起了菌种培育,村民路林平干起了根雕工艺、董小红办起了农家旅店……家家户户忙增收的生产场景如火如荼。而乡亲们对于全村的致富带头人“小原书记”,更有着说不完的信服与感激。“人家小原真是掏出了心对咱村里人呀,你说村里的哪个产业不是人家姑娘牵头搞上去的呀”,村民路文通回忆起创业之初原支书的辛苦心生感动,“请技术员、买蜂箱、跑资金、跑市场,大事小事都是人家张罗好,老百姓只用承现成一门心思跟上她走就行了,她就是我们全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心骨”。

  “干给群众看、带着群众干、帮着群众富”,这始终是原玫芳的创业动力。群众有了这个主心骨,勤劳致富的活力尽情释放。如今全村形成了年产木耳8000斤、核桃20000斤、蜂蜜4000斤、花椒2000斤、连翘25000斤的产业规模。而作为村民的主心骨,怎么能让村里的产品打入市场,又成为原玫芳费尽心思着力破解的难题。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,她把目光紧盯在农超对接和开设网店上。

  “我们箭眼山的花椒、木耳、蜂蜜品质都很不错,所以我们经过一再对接、商谈,点对点把产品介绍进了市里、县里的几家超市。我们还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商标,借助互联网在淘宝、天猫上开了网店,可以说现在商机很多,市场需求旺盛,订单一直有,形势非常好”,谈到土特产品的市场前景,原玫芳充满信心。

  “点对点”、“点对面”的销售模式让假冒产品无法觊觎,也让箭眼山人像吃上了蜂蜜甜到了心里。2013年,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5600元。一个现状足以说明村民的幸福生活:家家户户有三辆车,到县城开面包车,上林坡开三轮车,走山路骑摩托车——箭眼山人已经开始与现代文明同轨并行。

  做民生改善“贴心人”

  “滴铃铃……”,听到手机铃声,老支书张秋喜跑到院里,踮起脚尖按开树上悬挂着的手机免提,仰起脸与对方通话。为避免雨淋,手机还罩上了半截塑料饮料瓶。

  “手机上树”曾经是箭眼山村一道独特而又无奈的场景。随着山村经济的快速发展,为了把满山的宝贝运出山,村里人纷纷买上了手机,但大山深处的信号极为微弱,人们就只能把这个现代化通信工具高高吊在树上,接收从河南跨省飘来的零星信号,有的手机也因此成了摆设。对此,张秋喜感触很多,“有一回,有个客户想买木耳,打手机打不通,就先打到县里、再打到乡里,再辗转打到邻村我的一个熟人那里。最后,这个熟人跑了十几里路来我家送信儿。他见到我时,说了这样一句话:老张啊,找你比找恐龙还难!”

  接通手机信号,已成为村民的热切期盼。原玫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。一年时间里,她跑县里、上晋城,苦口婆心、不厌其烦,以服务群众的真诚赢得了晋城联通公司的支持。2013年6月6日,随着通信基站的开通,箭眼山人终于奔上了“信息高速路”。老支书拿起手机,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经销商,“有信号了!随时可以供货!”张秋喜说,信号一通,一通百通!

  群众的期盼就是自己的行动指南!从当选村支书的那天起,原玫芳就把群众盼望改善人居环境的心声列入每年的实事项目,逐项落实,一一兑现。两年多时间里,原玫芳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,先后对通向山外的唯一通道箭眼山隧道进行了除险加固,对两个自然村的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,对进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,对环境卫生进行了美化香化,使箭眼山呈现出一派文明祥和的新景象,跻身于全乡优秀党组织、经济发展先进村行列,原玫芳入选全县“十佳大学生村官”。

  “原支书虽然年龄比我小,但是工作起来的拼劲闯劲和对群众的亲情热情真的让我很佩服。想想我们村几十年就没有支部阵地,到现在我们的支村两委能够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,这和我们原书记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情怀是分不开的”,村委主任靳有平感慨道。

  “关心群众的实际体现就是用自己的努力为大家改善生活,在群众有困难时毫不犹豫去拉一把”,这是原玫芳在《民情日记》中的一句话。她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柳树圪坨的司同顺,随口捎给玫芳一句话,没想到几个月后就帮他拉回了水管,接通了家里的自来水;好相寺60多岁的贾保法老人身有残疾,家庭贫困,常年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中,玫芳在走访慰问后迅速给他家进行了危房改造;南沟70多岁的王桂英老人生活不便,玫芳及时替老人买回了点种机、除草机,一次次去银行为老人领回养老金。“玫芳真是个好闺女呀,我们家的很多事都是她替我办的,对我很照顾,对我们村里的这些老年人就和亲闺女一样”,谈到玫芳,王桂英老人热泪盈眶。

  从一个举目无亲的外乡人到成为乡亲们的“一家人”,玫芳的执着付出收获了群众的真情回报。担任支书2年多来,箭眼山的农家院坝、田间地头、山山水水,寄予了玫芳太多的牵挂。在她看来,箭眼山风光无限,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独特优势,以“旅游兴村”不仅可以促进村里的产业结构调整,而且能够带动村民和集体更好更快地全面发展,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也一定能感染每一个“世外桃源”的来客。

  “一到乡亲们的家里,一碗碗热汤热饭端上来,我心里就无比感动,乡亲们就是这样,你的一点点好他就要涌泉相报,那种热情让我心里充满着温暖。这份温暖很值得珍重,也激励着我要扎根农村、服务群众,更好地造福这一方百姓”,原玫芳说。

  箭眼山的清晨霞光璀璨,层林尽染,行进在这金色的朝阳里,原玫芳的步履愈发坚定。放眼群山之间云雾缭绕的美丽山村,一幅“富裕民主、幸福和谐”的壮美画卷在她的心中铺展开来……

栏目推荐
最新推荐
热门推荐